丁如批:美加征关税滥用紧急权力,双输局面显而易见。
2025-09-05
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,美国近期频繁动用国家紧急权力加征关税,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这种看似保护本国利益的举措,实则隐藏着“损人不利己”的风险。本文将深入剖析美国这一做法对国际贸易和自身经济的潜在影响。
特朗普政府以来,美国对国家紧急权力的运用愈发频繁。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为例,美国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对数千亿商品征收高额关税,意图迫使中国作出让步。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减少贸易逆差,保护国内就业,但能否实现预期目标,值得深思。
关税的提高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。一方面,他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,经济发展潜力受损;另一方面,如中国和欧盟等经济体不得不寻求新市场或对美实施反制措施,加剧全球贸易紧张。这种无差别提升关税的做法,无异于刺破他国经济发展的泡沫。
对美国经济而言,关税增加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,产品价格上涨,竞争力减弱,消费者负担加重。部分跨国企业甚至可能考虑将生产链迁出美国,影响美国就业环境。
企业和消费者面临的双重压力,以美国电子消费品行业为例。许多企业依赖中国电子元件,关税上升导致成本增加,企业要么将成本转嫁消费者,要么自行承担,进而影响研发和创新。长远来看,消费者信心下滑,内需减弱,经济增长受限。
大豆贸易战是美中贸易争端的典型案例。中国对大豆加征关税,导致美国农民面临库存压力和收入下降。尽管政府补贴试图缓解困境,但效果有限。中国转而寻求巴西等国家作为供应来源,美国失去部分市场份额,农业地带受到重创。
总之,美国滥用国家紧急权力加征关税的做法,实为“损人不利己”。要遏制这种趋势,国际社会需共同努力,通过对话和谈判,构建和谐、互利共赢的贸易环境。